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2023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2023-12-18 15:23:28 来源:中国食品报 阅读量:10207

  本报记者 朱美乔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和贮藏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巨大,每年农产品产后损耗率为25%—30%,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其中,蔬菜损耗率在15%以上,水果损耗率为11%,肉类损耗率为8%,水产品损耗率为10%。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长,推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近日,2023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年会的举办,旨在合力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谢剑平、谢明勇、单杨、金征宇出席此次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北京食品学会食品冷链专业委员会在会上成立。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辉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此次年会的举办有助于促进成果交流、研判趋势、汇聚智慧,推动科技进步。
 
  绿色冷链物流走向技术装备集成创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果蔬、肉类等农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环节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通过冷链物流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保鲜能力和存储期限,实现错峰销售,助力企业、农户增收。
 
  北京食品学会食品冷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小栓介绍,农产品物流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品质安全和控制,物流过程中需要确保品质安全。二是可追溯,达到从“三流”到“四流”,实现安全管理从“消极、被动事后和弥补”走向“积极、主动、事前和预防”。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左进华坦言,我国蔬菜采后保鲜技术滞后,损耗率高达15%—25%,而发达国家仅5%左右,有效减损是重中之重。通过研究果类蔬菜采后品质劣变调控机制,研发果类蔬菜采后贮运保鲜技术,是蔬菜节损降耗的基础。
 
  “冷链物流已成为维持食品品质、保障质量安全、降低产品损耗的重要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钱建平指出,绿色冷链物流已成为重要趋势、多级冷链监测与模拟是基础、品质与能耗协同模型是关键、精准化冷链管理平台是手段。如何解决断链和无损检测问题,钱建平提出,基于采集的历史温度,利用神经网络等预测方法,构建冷链物流温度断点判定模型,以温度断点补齐及异常点剔除方法,可有效解决冷链断链问题,提高温度监测的精准度。同时,通过将材料学、传热传质理论、电子学等方法结合,设计仿生型果品温湿度智能监测装置,有效解决在冷链过程中果品表面及内部温度同步无损监测的问题。他以猕猴桃为例介绍说,多尺度耦合的温度场模拟模型,有利于提升果品质量。
 
  绿色冷链物流需要尽量维持产品品质和减少碳排放之间的平衡。钱建平表示,绿色冷链物流的智能化管理,需要解决多级环境响应机理与同步监测技术、品质与能耗协同模型、冷链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理等。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存坤基于果蔬产贮运绿色保鲜技术研发多项装备,如臭氧精准化智能控制装置、小空间二氧化氯气体发生装置、低温等离子体智能发生装置,解决了果蔬预冷、贮藏、运输全产业链过程中的产业难题,显著减少农药及化学保鲜剂的使用量。例如,臭氧可以抑制甜瓜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率,延长其贮藏期。低温等离子体可抑制冬枣采后呼吸强度和失重,抑制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使冬枣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硬度。
 
  绿色精准保鲜技术装备集成创新是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陈存坤提出,设施栽培的规模壮大,会促使果蔬保鲜往精准、定向、定量的方向发展;电商物流兴起,给果蔬快捷运输、短时保鲜、减震包装带来新的挑战,也给果蔬采后流通新业态注入活力,新型流通模式可促进产业节本减损、提质增效;发展“产品预冷+隔热保温包装+高效蓄冷剂+减震缓冲包装+保湿与气调包装+抑菌与保鲜剂处理”的全产业链保鲜减损标准化技术体系,助力电商物流发展;绿色物理保鲜装备是实现果蔬绿色物流保鲜的基础。“长期贮藏不是目的,流通保鲜技术开发要基于市场需求。”
 
  多管齐下助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和扩大消费、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政策。
 
  冷链供应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冷链供应链物流总量和规模增长达到一定阶段后,冷链物流动能转化、冷链物流结构优化、冷链物流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冷链物流管理创新、客户满意度显著提高的结果。冷链供应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冷链供应链物流发展的新方向。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魏国辰教授表示,冷链供应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冷链供应链物流要素投入低、资源配置高、环境污染少及效益高。同时达到有效供给最大化、结构最优化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及主体之间合作、协同更紧密。关注服务的“量”与“质”,“速”与“效”,主要表现为物流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冷链供应链物流质量水平,实现冷链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城乡网络布局合理化、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全面发展。
 
  魏国辰认为,冷链供应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机制是以一定运作方式把事物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其协同运作。发展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协调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使之更好发挥作用的一种运行方式。”机制构成的要素有结构要素、基础要素以及支撑要素。其中,结构要素为发展机制内的各主体结构;基础要素为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人、财、物”等要素;支撑要素为发展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要素。机制设计包括组织指挥、主体运行、监督、利益分配、评价反馈。
 
  冷链供应链物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魏国辰建议,统筹规划,明确各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定位,优化交通网络结构;推进各地冷链物流业以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各地工作小组承接任务,根据领导小组指定的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政策以及功能定位,引导地方政府冷链物流发展方向;协调各级政府间、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推进各主体资源和利益共建共享;通过激励措施促进各地根据冷链物流发展定位进行建设。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