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探索茶产业发展新模式新动能 第33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湖南湘西州举办

2024-10-24 10:42:29 来源:中国食品报 阅读量:10179

  近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主办的第33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暨首届茶文化年会在湖南省湘西州举办。来自中国茶叶学会以及全国主要产茶市县茶叶主管部门负责人、茶企代表以及专家等聚焦茶科技创新、茶文化传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国内外茶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享先进技术与经验,提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为茶产业的创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搭建“产学研政”合作交流平台,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茶产业发展新模式、新动能。
 
  “好山好水出好茶,人杰地灵产佳茗。”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介绍,近年来,湘西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放大黄金茶原产地、莓茶发源地的优势,坚定不移地把茶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来抓,书写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精彩故事。湘西州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发挥比较优势,结合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酒谷·湘西”、馥郁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大力推进茶、酒、旅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国“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表示,我国是茶文化古国、茶产业大国、茶科技强国。此次年会上,我国茶叶科技界、文化界及产业界的相关人士共聚湘西,以茶为媒、以茶论道,共谋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共同推动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湘西州坚持“三茶”统筹、绿色发展、品牌引领、优化环境,走出了以茶脱贫、以茶致富、以茶兴业的新路子,茶叶已经成为湘西州绿色发展的标志、“美丽湘西”的符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报告中介绍了茶叶中延缓衰老的主要活性成分,重点阐述了茶与健康相关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与茶相关的功能产品的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在报告中介绍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原理与技术,探讨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改良茶园土壤的积极作用,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茶叶品质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论述了乡村产业的定位理论,分析了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律,并就如何振兴乡村产业提出了独到见解。
 
  年会期间还开展了专题研讨。13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围绕主题,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交流。交流内容主要包括茶文化赋能茶品牌建设、茶让生活更美好、以新时代大食物观促进新茶食高质量发展、以茶科技创新推动浙江茶产业创新的建议等。
 
  “我国现已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为主题的分会场上,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李大祥从茶产业现状与标准化战略出发,指出了我国在ISO国际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强调了我国在茶叶分类上所做出的贡献,并针对茶叶标准化与质量安全提出建议和展望。
 
  “推进数字化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丁兆堂研究员介绍了高通量表型与数字化研究平台的创建、茶树数字化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茶园生态数字化及其评价、茶叶加工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数字工程与未来茶学的创建等内容。
 
  “我国茶园生产现状存在单产低、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志禹团队的陈佳博士介绍了AI赋能茶叶生产管理和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性。陈佳表示,AI赋能茶叶生产管理的特征为电动化、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需紧密围绕“三茶”统筹来提高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未来,需要通过智能监测预报,结合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来实现绿色防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罗宗秀就茶树害虫种群智能化监测和茶树害虫自动化防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优势新品种推介环节,来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分别介绍了种质资源收集利用与选育品种情况,重点推介了新品种的选育来源、特征特性及适宜区域。
 
  “湘西黄金茶的产业特点为‘四高’‘四绝’‘四强’。”湘西州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彭云介绍了湘西黄金茶的发展历程,并全面梳理了湘西黄金茶在品种选育、茶苗快繁、快速成园、绿色高效、标准加工等方面的科技支撑情况。
 
  年会上,还展示推介了24项具有应用前景的茶树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为茶业从业者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袁国凤)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