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增量提质,山东莱阳核桃产业全链式推进

2024-12-06 10:43:12 来源:中国食品报 阅读量:10288

  本报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孙小勇
 
  核桃产业是目前林业领域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按照“党建引领、整体规划、点面结合、试点先行”的思路,大力发展以核桃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带,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核桃栽植面积达5万亩,发展形成核桃产业核心区和示范党建长廊2个,年产核桃1500万公斤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7亿元;培育莱阳市大夼镇万盛核桃专业合作社、莱阳市万第镇新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2家,初加工企业1家,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凝心聚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莱阳市聚焦重点产业全链条,立足资源现状,制定莱阳市核桃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莱阳市核桃示范园建设“五联包抓”责任制实施方案,推行“乡镇主抓、部门包抓、专家指导、技术人员包乡镇、公益岗包果园”五联包抓管护责任制,全市核桃果园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力推广“政府引导、村庄组织、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放资金补贴,组建技术管理服务管护队14个,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举办核桃知识讲座,组织农户参观学习、选购良种,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农户参与核桃种植的积极性。同时,莱阳市大力推广“核桃价格指数保险+信贷”融资模式,出台系列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核桃全产业链经营主体达5124户,贷款余额6.69亿元;成立核桃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对核桃基地建设、产品研发、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奖补,并给予保险补贴、贷款贴息等支持。
 
  强化管护,龙头带动,行稳致远“建强补延”产业链条  在种养管护方面,莱阳市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路径,以各镇街合作社为载体开展联户经营,探索开展“农业核桃大托管”服务。托管期间由合作社组织开展集中种植、整形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初步加工及对外销售全流程服务,亩均产量由180斤提高至220斤,部分地区达到260斤。在内育扶持方面,该市加大本土深加工企业扶持力度,推动龙大食品建设核桃初加工基地,改造升级现有深加工项目,创新研发特色产品,配合预制菜同步推动发展核桃等干果产品。与莱阳市大夼镇万盛核桃专业合作社、万第镇新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供销合作关系,建设核桃筛选、剥壳、碎壳等多条生产线。龙大食品现可消化核桃原品800万公斤,产值达0.96亿元,辐射带动周边20余个村、2200多种植户。在合作外引方面,与山东金典坚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集核桃仁精加工、标准化仓库、冷库等功能区和配套设施,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核桃500万公斤,实现本地核桃基本消化。积极参加“2024烟台预制菜出海·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国际精准采购活动,活动现场邀请孟加拉国、印度2家采购商到大夼镇万盛核桃专业合作社参观指导,签订意向订单2笔,采购金额2.7万美元。
 
  创新技术,营销赋能,善作善成打造做强产业品牌  在科技支撑上,莱阳市利用高等院校学术、科研力量优势,对核桃品种改良选育、种植环境选定、冻干食品研发、枝皮及青皮废弃物回收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支持。在基础提升上,该市建立核桃优选培育试验田80亩,对拟选几种核桃良种进行区域嫁接试验。同时,全面推广核桃有机生产,坚持林农融合、以园养园,鼓励经营主体利用核桃林下空地套种中药材、养殖土鸡、发展林下经济等,目前全市核桃林下套种2.3万亩,林下养殖0.13万亩,力争在“十五五”末,完成全市核桃树整体性品种改良。在产品销售上,该市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对核桃及核桃产品进行全方位包装宣传,叫响“莱阳核桃”品牌。瞄准消费市场,深度挖掘“大夼万盛核桃”潜力,支持同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合作,大力研发销售深加工产品,提升经济效益。利用商场促销活动,电商、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对核桃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年销量实现4000万元以上。通过全产业链打造,为叫响核桃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出一条现实路径。
 
  《中国食品报》(2024年12月06日03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