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产品追溯认证与信息技术在粮油行业应用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粮油行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意识,粮油食品的质量安全亟需进一步增强。但粮油产业链较长,涉及到农业及初加工等多方面。因此,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我国粮油行业持续处于增长状态。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7/18市场年度,我国光食用植物油的生产量就达到了2,963万吨,2012/13市场年度至2017/18市场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5%。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兴渠道。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通过物联网、RFID等技术实现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实现供应链透明化。
近两年,我国大力推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文件。由于政策红利的存在和追溯体系建立的刚需,更是有机构预测溯源行业正是兴起中的百亿市场。
基于多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验,国内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制度、标准和试点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困境。就目前来说,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不同参与主体间追溯体系兼容性低、追溯技术水平不够先进、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且完整性不足等等。
面对这些行业痛点,还需政企合力进行突破。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打通和企业自建食品溯源平台之间的联系,对行业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产品进行把关,保障数据具有威信力和真实性,提高第三方平台的公信力和国家监管性。这也能从另一层面提升平台的开放性,使不同行业追溯子系统可以兼容。
而对于企业来说,则要深入食品溯源技术的探索和开发。除了升级现有的物联网、RFID技术,还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食品溯源系统中。区块链技术能实现数据的高度透明和共享,并且区块链内记录的数据无法修改,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完整性不足等痛点。
对于粮油产业来说,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能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质量管控,实现对所需数据的有效采集、记录,同时也能实现问题产品的迅速召回和责任追究。而对于溯源体系建设企业来说,则要优化技术和平台,保障数据有效性和真实性,实现“生产环节可追溯”、“物流运输可追溯”、“销售流向可追溯”、“产品质量可追溯”四位一体的食品企业全程可追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