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代餐食品市场出现了食品概念模糊、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日前,《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等2项团体标准审批通过,并且团标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根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截止2020年5月27日。
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肥胖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代餐食品、减肥代餐、减肥食品也应运而生。代餐食品既能饱腹,又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因为健身选择代餐食品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有85%的消费者购买代餐的原因是健身。
据了解,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人体能量来源的三大营养素。三者供能比需要调配在合适的范围,才对身体有利,但一些代餐食品的供能比并不合理,并且市场上的代餐食品“鱼龙混杂”,难免存在粗制滥造、虚假宣传现象,并且产品的配方及食用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不同代餐产品所含营养物质不同。
因此,为了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发展,代餐食品行业亟待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日前,《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审批通过,并已完成团标征求意见稿,现已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
《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从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标签、包装等9方面进行严格规范要求。就范围来看,该标准适用于满足成年人群控制体重需求的营养代餐食品,可替代一日三餐或部分饮食。该食品可以是单一品种的预包装食品,也可以是由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组成的组合式预包装食品。
通常来说,团体标准的制定要参考一些相关法规文件,其对于《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了解到,该标准参考超过7个文件。其中,包括《GB134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2992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等。
相比其它食品团标,《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主要从原料要求、感官要求、营养成分、理化指标、食品安全要求等5方面进行规定。其中,在营养成分方面,该标准又对宏量营养素、必需微量营养素、推荐微量营养素等进行进一步细分规范要求,保障代餐食品营养、健康。
在食品安全要求方面,《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对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微生物限量进行严格规定,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微生物限量以及其它微生物限量都应该符合相关食品标准的要求。此外,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的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都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如今,市场对代餐食品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市场出现食品“鱼龙混杂”、概念模糊、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以及存在粗制滥造、虚假宣传现象。诚然,随着之后《体重控制人群用营养代餐食品》团体标准的发布并实施,使得代餐食品加工行业“有法可依,有标可依”,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加工质量,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