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肉类加工受到动物疫情和产业政策,以及消费饮食结构升级等多重影响,产业以“冻”转“鲜”、各类鸡肉调理品加工等为特征的发展需求与趋势愈发迫切与明朗,鸡肉消费量再创新高,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而加工过程技术控制、加工科技创新、智能生产等也将成为鸡肉调理品产业提档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催化剂。
我国是鸡肉生产与消费大国,由于在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的影响下,市场上猪肉短缺,价格一直呈现波动状态,鸡肉的替代性作用增强。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重点布局肉鸡养殖,一时间,行业陷入饱和状态。加之2020年初我国鸡肉养殖市场发展迟缓,上半年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不过,鸡肉调理品行业企业利润却逆势增长。
鸡肉调理制品主要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辅料等,再通过相应的工艺处理,可直接食用或简单加工即可食用的产品。目前,我国鸡肉调理制品产品,包括骨肉相连、鸡柳、鸡米花、鸡块、鸡排、鸡胸肉等,以及调理鸡肉等稍加工即可食用食品等。当前,不少鸡肉调理品企业开始创新产品,寻求突破,扛起行业优化产品结构的大旗。
例如,河南永达食业推出雪花鸡柳,因采用雪花片包裹鸡肉调理品,可以减少油性,且不缩水,比其他原料更容易后续加工处理,增加出品率,且口感更酥脆。还有安徽省芜湖诗雨食品公司的雪花排条、福清明旺食品公司的黄金七虾堡、山东汇洋稻香虾球等通过“雪花片”的应用,都优化了产品结构,实现了鸡肉调理品风味口感提升。
随着疫情时代到来,加之消费升级,人们对肉类产品新鲜、安全和品质要求提高,肉类消费态势发生很大变化,不管是鸡肉调理品,还是其他肉类产品保鲜、安全、健康营养保持成为产业关注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进行加工过程技术控制,智能管理的工业化建设等,从而保障鸡肉调理品等肉品锁鲜,提升新鲜度和安全品质呢?
日前,行业人士以科技创新成果案例的形式主要介绍以提升“冷鲜鸡肉感官与食用特性”为目标的品质保障技术,和以延长“新鲜度与货架期”为核心的系统化保鲜技术。之后又从产业链协同、技术革新、消费新需求、产业新业态等角度思考未来包括鸡肉调理品等鸡肉产业发展的需求与应对策略。
此外,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等方面主动寻求突破。莱阳市一企业将新建年宰杀5000万只的智慧宰杀工厂项目、年产4万吨鸡肉调理品智慧工厂项目等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项目,不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质增效,而且还加速由“食品加工”向“食品智造”再向“食品创造”转型。
随着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稳定扩增,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消费升级与家庭消费的回归,未来市场对鸡肉调理品的需求量潜力巨大,特别是风味口感好、营养健康、安全、高品质、品牌化的鸡肉调理品需求旺盛。对此,鸡肉调理品加工企业要不断进行加工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生产,在产品风味口感、健康营养和质量及产能上满足市场的需求、持续开发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等,或能获得鸡肉调理品细分行业更多市场份额。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