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小辣条大产业 标准化生产与行业自律守牢食安底线很关键

2021-08-12 16:12:23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编辑:Jason 阅读量:8930

  近日,有媒体对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公布的关于调味面制品的质量抽检情况进行整理,发现共有401批次调味面制品不合格,这也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入到“辣条”这个大产业中。针对较为频繁出现的辣条食品安全问题,辣条生产过程中或许还应守牢底线,并以标准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为食品提品质赋能。
 


 

  “民以食为天”不仅体现出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使得众多美食在备受人们青睐的背景下“吃出”一个个大产业,看似不起眼的辣条作为休闲食品中的一个细分品类,现已形成600多亿的市场规模就十分引人瞩目。随着前段时间卫龙正式启动IPO,更是意味着“辣条第一股”或将诞生,不少网民也笑称是大家一起吃出了“辣条第一股”。
 
  不过玩笑归玩笑,在辣条销量快速增长、产业不断壮大甚至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的发展过程中,也足以让人看到辣条赛道在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仍旧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有效带动辣椒、小麦粉、调味料等产业协同发展。然而,在辣条产业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不健康”、“不卫生”标签深入人心,辣条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加之不时爆出的辣条食品安全问题也使之遭到诟病。
 
  就在今年七月,某媒体平台对过去近六年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关于调味面制品的质量抽检情况进行整理。就抽检结果来看,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不合格调味面制品涉及到众多品牌的401批次产品;就不合格原因来看,则主要涉及到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多个方面。
 
  具体而言,食品中的微生物超标往往将问题指向原料中微生物数量过多,或是生产车间环境、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卫生情况不合格,亦或生产过程中杀菌不到位、包装与储运出现污染等方面。对此,近年来以以平江为代表的辣条产业也加快缩短原料供应链、延长产业链,以优质原料服务于加工端,并通过打造10万级的GMP车间、引入单螺杆挤压设备与自动灌装机、包装机等改进生产工艺,以及研发生物防腐剂与开设辣条专业班等多举措,提升辣条生产的标准化、健康化水平。
 
  而伴随着辣条生产工艺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线不断完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辣条中大量添加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现存问题。当然,就目前辣条食品的总体抽检来看,这一系列问题仍旧严峻,这也需要市场加强监管、行业加强自我约束与生产技术攻关,促使辣条产业的发展道路更加平稳。
 
  近年来,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升级的辣条逐渐摆脱“垃圾食品”标签,整体价格也有所走高,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吃得更放心。但针对一些固有问题,也需要行业企业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更全面的品质提升。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