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新式茶饮近年来风头正盛,随着近日《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发布,也让人们能够更加了解新式茶饮行业当下发展的基本情况与趋势。但在新式茶饮门店食安问题频发以及人们趋向选择健康饮品的转变中,既将推动现制茶饮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工,也将串联起代糖产业的发展脉络。
无论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营销,还是“人手每天一杯奶茶”的笑言,归根究底都指明具有社交、饮用等属性的新式茶饮在消费市场中十分火热。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揭示了新式茶饮行业近一年来的变化与发展。据《报告》显示,到2020年年底我国饮品店门店数量为59.6万家,较上一年增长16.9万家,主要涉及到新式茶饮、咖啡、冰淇淋与其他四大细分品类,其中新式茶饮门店占比高达65.5%。
进一步来看新式茶饮领域,已经进入到30发展阶段的新式茶饮在品牌连锁化加快的同时,也在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健康化多元发展,风味创新、多元融合和现场制作均成为该品类的重要竞争力。而据《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新茶饮市场收入规模从已经增长到831亿元,较2017年翻了近一倍,虽然受到食品安全管理有待加强、门店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未来两到三年这一赛道增速将有所放缓,但预计到2023年有望达到1428亿元规模的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当然,就当下新式茶饮发展情况来看,不时爆出的食品安全还是让消费者在享用此类饮品的时候,怀有一些质疑,正如该《报告》中提及,食品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与提升迫在眉睫。正如人们所知,新式茶饮主打现制饮品,工作人员、制作环境、操作间情况等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部分,应当在注重自身卫生的前提下确保用于制作饮品的
制冰机、
榨汁机、
封口机、工作台、储藏室同样保持洁净。同时得益于近年来各地致力于采用“明厨亮灶”打造公开、透明的食品消费环境,也将起到监管和督促双重作用。
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的健康需求提升,新式茶饮也从原料、配料等多角度切入促进饮品的优化升级,在使用新鲜水果为饮品增加“灵魂”的基础上,代糖与各种薯类、水果类配料的出现无疑将推动高甜高糖的新式茶饮趋于健康化。笔者发现,现今不少饮品会在菜单上标注使用甜菊糖等代糖,甜味不变但热量会有所降低,而在配料方面则增加了芋圆、坚果碎、椰子片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而在此背景下,下游饮品门店数量的不断增长显然将对这一系列配料需求呈现相对稳定增长趋势,这对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或许将是一大机遇。
新式茶饮的快速发展有着雄厚的消费群体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可支配收入作为支持,未来发展潜力仍旧可观。食安问题在当下被广泛关注或许反倒会成为一种积极影响,推动行业实现更为健康的发展。同时,新式茶饮在健康化趋势下或许也将促使相应的代糖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