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养殖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感器作用巨大

2021-11-12 09:01:52 来源:工采网 阅读量:6823

  现阶段,我国农业仍以传统为主,随着国家发展、市场竞争、需求变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要求温室、大棚、养殖等行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方式面临着,环境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运营成本高、不易实现规模化,系统施工、操作不方便,系统兼容性差、增量扩容不方便,数据查询、浏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养殖业生产又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养殖观念落后,缺乏先进的现代养殖技术,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先进国家的饲养效率和效益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养殖模式与技术,着重把农业物联网、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引入到养殖中来,实现养殖环境温湿度监控管理自动化,在养殖效率和效益上使我们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农业物联网是一个新兴行业,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将现代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传统农业,就是要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促使其转型升级。物联网技术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根据畜禽养殖环境的特点,利用农业物联网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主要环境参数准确和实时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以监测数据为参考依据,对畜禽舍养殖环境进行调控,能大大提高畜禽舍管理效率,在畜禽养殖中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对改善污染、提高畜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在养殖场安装CO2、NH3、H2S、温度、湿度等各种传感器进行环境信息在线监测,养殖户根据经验需求在智能养殖平台上设置阈值,当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超过阈值时,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进行报警,根据需求设定报警方式,可以设定为平台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畜禽个体,为进一步提高环境调节的智能化和对养殖环境调节的及时性,减少因人为疏忽而造成的管理不到位,当环境异常报警的时候,智能养殖平台可以对控制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根据设定参数值,对红外灯、风扇、湿帘等进行联动控制,使得养殖管理等工作变得轻松、高效与精准。
 
  养殖场安装CO2、NH3、H2S等气体传感器在线监测--通风换气,保持养殖舍内空气清新
 
  二氧化碳为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无毒,但养殖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含量会相对不足:氨气和硫化氢主要来自有机物(粪尿、垫草和饲料)的分解。氨气是公认的应激源,硫化氢是畜禽养殖舍内浓度比较高的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臭鸡蛋味,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人和畜禽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养殖动物的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极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病症,继而发生腹水综合症等,对养殖动物的危害极大。因而,必须对养殖场内的CO2、NH3、H2S等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来控制各种气体的浓度。
 
  智能畜禽养殖环境测控物联网系统,应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养殖舍内的气体参数值。将数值传输到管理平台,控制设备联动控制通风换气,可以及时排出污浊空气,不断吸收新鲜空气。同时考虑到对舍内温湿度的影响,冬天选择温度较高时通风换气,夏天选择凉爽的夜晚或早晨通风换气
 
  智能畜禽养殖环境测控物联网系统中CO2、NH3、H2S等气体传感器设备,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养殖场所环境内的气体进行有效控监控。氨气传感器(NH3传感器)对氨气有着极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空气中低至30ppm浓度的氨气,是很理想的冷媒临界安全检测传感器,也可用于农业领域的氨气泄漏检测。主要应用于电冰箱气体检测,冷藏库氨气泄露检测,农业及养殖业通风控等方面。
 
  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养殖领域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养殖户收入水平和广大消费者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