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致淮南市植物油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一封信

2025-05-07 10:16:41 来源:淮南市场监管微信号 阅读量:381

  全市植物油生产经营使用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行为,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淮南市市场监管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市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我们将聚焦植物油生产、经营、运输、存储、使用环节中存在的掺杂掺假以次充好、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成分比例、交付装卸运输不规范、超出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范围生产调和油以及生产过程把控不严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
 
  在此,我们提醒告诫全市植物油生产经营使用单位:
 
  一、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要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依法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完善并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二、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
 
  食用植物油生产单位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生产经营者自查等制度,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或备案证等与供货者信息、票据信息、标识信息相符的进货票据,做到货票相符、票账一致。
 
  食用植物油销售单位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义务,确保销售的食品油类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食用植物油应当建立健全食用油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采购的食用油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采购非食用油以及“地沟油”、“潲水油”、“煎炸老油”等回收油。
 
  三、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
 
  要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规范加工环境、设备清洁及人员卫生管理,防范交叉污染;严格生产关键点控制,发现原料异常的,要立即停止生产。落实出厂检验制度,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落实完善追溯制度。
 
  要如实记录生产销售食用植物油的名称、数量、销货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建立健全完整的产品追溯记录,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五、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
 
  不得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不得以低价植物油冒充高价植物油、浸出工艺冒充压榨工艺、将过期食用植物油精炼后冒充新油;不得违规添加香精香料(如乙基麦芽酚等)、色素或添加非食用物质;不得虚假标注植物调和油成分比例、生产日期、虚假宣传等。
 
  告诫提醒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请全市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以及使用单位,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携手共建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6日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