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出炉 产后减损仪器仪表来助力

2021-12-07 08:51:57 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6955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那么,粮食是怎样储存保管的?仪器仪表“黑科技”可少不了。
 
  “粮食”,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简单来说: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那么,粮食是怎样储存保管的?仪器仪表“黑科技”助力可不小。
 
  首先,在检验环节,粮食会经过质量指标如水分、杂质和食品安全指标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方面的检测,只有合格的粮食才能进入仓库。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已经研发了系列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快速检测仪器和技术,通过加大粮食污染严重地区的样品采集密度,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粮食质量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粮食质量安。
 
  其次,采用自动控温储粮技术,通过检测贮藏温湿度,并进行相应调控来避免粮食劣变的目的。随着储粮科技的快速发展,低温储粮、内环流控温等先进储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粮食储存环节加强科技投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在粮仓内安装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仓内气体的浓度:通过磷化氢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熏蒸期间实时检测磷化氢气体的浓度;通过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仓内氧气浓度,为低温低氧储藏提供依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等。
 
  另外,针对粮食温度等监测问题,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实施数字粮情测控系统,按照一定的密度部署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帮助粮仓实现数字温度的实时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深入发展与应用的催动下,把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使用在粮储方面,正成为粮储企业深度改造传统粮库,节粮减损的重要发力方向;还可综合应用了智能气调、智能通风、传感器、射频识别等多项技术,并且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改造传统粮库,节粮减损,让粮食更加优质、绿色、安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