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唐俊杰委员:科学推动氨制冷剂的安全应用

2022-03-07 13:40:44 来源:中国食品报 编辑:顾雨霏 阅读量:7518

   冷链行业是贯通一二三产、保障食品安全、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民生行业。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带来了“关于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安全应用的提案”。
 
  唐俊杰表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高效的氨制冷剂,是推动冷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氨制冷剂一直以来都是冷链行业的主流选择,但近几年,氨制冷剂在我国冷链行业的应用受到了非理性限制,出现边缘化趋势。当前,我国消费不断升级,冷链市场需求持续增强,冷链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冷库库容将翻一番,达到1.5亿吨左右。
 
  “非理性限制绿色、低碳、高效的氨制冷剂的应用,无疑会阻碍冷链行业可持续发展。”唐俊杰认为,这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背道而驰。非理性限制氨制冷剂的应用,导致氨制冷剂被氟利昂制冷剂大量取代。氟利昂不仅消耗臭氧层,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还极易泄漏。根据中国制冷学会测算,按照2030年全国冷库总容量1.5亿吨估算,全部采用第三代氟利昂R507A的制冷系统与全部采用氨/二氧化碳复合的制冷系统比较,每年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4000万吨。
 
  当前,我国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急需政府以“有形之手”破解难题,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的安全应用。为此,唐俊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法规和标准规范。根据氨制冷安全应用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修订符合氨制冷新技术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涉氨制冷企业规范化应用和监管部门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禁止用其他行业标准规范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监管。
 
  二是提高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要科学、客观地认识氨制冷剂,转变“谈氨色变”的观念;要依法依规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监管,推动行业安全健康发展;要准确界定监管责任,在氨制冷系统发生安全事故后,对监管部门规范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应予减责、甚至免责。
 
  三是加大对氨制冷剂应用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要尽快出台政策,对新建或改建的涉氨制冷项目应优先立项,并加大比例给予补贴或专项奖励;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要监督地方政府立即停止一刀切的“氨改氟”错误做法;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冷链行业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氨制冷安全应用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积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氨、二氧化碳等自然工质领域创新技术和安全应用方面,加大投入,积极探索。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