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 工业领域再掀“绿色浪潮”

2022-06-14 08:30:43 来源:智能制造网 阅读量:7233

  #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以“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为主题的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正式启幕,活动时间2022年6月13日-19日。
 
  工信部就此活动提出:多措并举推动行业企业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碳、降本增效,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能效基础。
 
  工业节能 技术先行
 
  “推进工业节能转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所在。
 
  工业重点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纺织、矿采、汽车等领域,通过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的方式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领域节能提效改造升级,从而提高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产能占比,提升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发展,实现工业节能降碳目标。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江苏省出台工业领域节能技改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以上。将加快普及推广先进成熟高效绿色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推广高效节能锅炉、电机、水泵、风机、空压机、变压器等用能设备。
 
  相信,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工业节能建设将是未来工业领域提质提效的发展主方向。
 
  工业转型 “绿色”赋能
 
  近年来,随着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的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基因”正不断扩大。
 
  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其中,绿色工厂662家、绿色设计产品989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7家。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围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关键环节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掀起“绿色浪潮”。
 
  制造业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责任重大!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推进“绿色+制造”是实现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
 
  各地活动周一览:
 
  南京:
 
  6月11日下午,2022年南京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新街口莱迪广场举行。同时,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发布《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若干举措》,举措涵盖提升清洁能源利用、助力“绿色工厂”建设、服务企业用能、升级充换电网络、服务城市建筑节能降耗、深化碳服务能力建设等十个方面。此次“电十条”对推动南京市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形成重要支撑作用。
 
  昆明:
 
  6月12日,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昆明市活动启动仪式暨昆明节能成果展在同德广场举行,展示全市节能环保取得的成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哈尔滨:
 
  6月13日至19日,哈尔滨市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哈尔滨各市级有关部门将重点围绕增强节能意识、绿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能降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开展集中宣传,积极开展节约用电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高效用电的浓厚氛围。其中工业领域将重点围绕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业能效水平提升等方面开展宣传,积极推广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企业节约用电宣传,引导主动错峰避峰用电,实现降本增效。
 
  同时,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宝武、中航集团、中国节能、中国中车、中国建科等中央企业发出绿色低碳倡议,号召社会各界一起践行绿色低碳,共建美丽家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