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召开了以“转方式、提质量、树品牌、促产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包头市第一届预制菜产业大会。会上,包头市人民政府、旗县区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签约45个项目,协议金额112亿元。会上,包头市发布《包头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包头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
依据《包头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到2024年末,包头培育晋升国家级预制菜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预制菜龙头企业10家;建成包头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基地3个,打造预制菜示范引领企业30家,培育引进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5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达200家以上,建成预制菜研发平台10个,培育一批专业预制菜产业人才,预制菜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早在今年5月15日,包头市政府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上,领导就强调,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推动建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包头市政府与青岛巴龙国际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预制菜冷链物流园区、打造包头预制菜品牌、搭建预制菜及农牧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中国知名的工业城市包头,在预制菜新赛道上布局,并决心“建成以羊肉为主的预制菜美食之都”,到底有何底气呢?
首先,丰富的原料基础。2021年,包头市粮食总产量125万吨,肉类总产量18.22万吨;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的“粮仓”“肉库”“奶罐”,农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后盾。其次,雄厚的加工实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的包头,已形成了粮油、菜薯、肉蛋奶、中药材等11大类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该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目前该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17家,有资质中央厨房企业7家、集团配餐企业6家。预制菜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第三,便捷的交通物流。包头作为全国交通物流节点城市,距离北京600公里,随着高铁的开通,融入京津冀3小时经济圈。这也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所在。
目前,包头市产业基础扎实,已初步形成了从预制菜原材料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市场终端全链条的产业体系。《包头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包头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政策的推行与落实,包头预制菜产业发展值得期待。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