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搜索右侧

今日热点

更多+

推荐专题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企业直播

更多+

调味品企业治理污染将有国标可依

2022-10-08 09:29:34 来源:中国食品报 阅读量:5878

  随着我国对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要求的不断严格,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污染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已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及深度化的趋势。日前,生态环境部就《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该标准可作为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标准不适用于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含发酵工艺)生产和调味品料酒制造中的原料酒生产。
 
  该技术指南由北京工商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清华大学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以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及臭气浓度为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随着人民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调味品、发酵制品行业企业的恶臭排放投诉也越来越多,治理迫在眉睫。
 
  标准编制说明中提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废水处理厂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味精和氨基酸喷浆造粒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对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恶臭污染物等指标进行管控,《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431—2004)中对厂界的硫化氢和臭气浓度进行了限定。这4个标准发布时间较早且属于综合型排放标准,除针对性不强外,相关的污染物指标限值也略为宽松,关于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废气中的特征污染因子无法全面监管。
 
  此次制定的标准规定了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污染物的产生,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管理措施及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等相关要求。对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及行业排放标准中涉及的主要行业味精制造、酱油制造、酿造酱制造、食醋制造、赖氨酸制造、柠檬酸制造和酵母及酵母衍生制品制造进行了定义。
 
  专家表示,该技术指南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引导污染防治技术发展,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方便企业根据调味品、发酵制品工业不同行业分类的污染物不同排放限值选择适宜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推动解决现有污染问题,改善我国环境总体质量,引导及规范行业治理技术。
 
  (闫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设备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87759655;邮箱:804074602@qq.com

产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