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是贵州遵义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00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茶叶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超160亿元。湄潭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1名。自珠遵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遵义茶产业发展,珠海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946万元,从金融、设计、文旅、科技等多个维度赋能遵义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解决茶企融资难题,2022年遵义市在湄潭县等地试点开展“茶叶担保贷”项目,帮助当地40余家重点茶企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有效助力湄潭县茶叶出口额实现10倍增长,达到5600万美元,占全省80%。
提升科技含量做响“干净黔茶”
“探讨黔茶的高质量出海,绕不开茶叶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近日于湄潭县举办的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暨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上,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茂玉表示,努力提升黔茶的科技含金量,是推进黔茶高质量发展、助力“干净黔茶”品牌做响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澳门都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借助此次活动,希望可以将研究所的技术应用于黔茶,与澳门的平台和珠海的协作融合起来,为黔茶高质量出海贡献力量,一起将“科技黔茶、绿色黔茶、质量黔茶、品牌黔茶”打造成中国农产品国际品牌。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粤澳与贵州因茶‘手牵手,心连心’。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也是特色产业,澳门虽然不生产茶叶,但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饮茶文化,更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起点港口和重要节点。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充分发挥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基础上,加强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澳门区位优势、制度优势,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随着粤黔携手共建‘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希望我们能在茶文化引领、茶科技驱动、茶产业支撑的思想框架下,用好澳门在横琴深合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助力贵州茶产业实现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现茶业的高质量转型,为遵义乃至贵州出海茶企的合作搭建桥梁,在推动黔茶高质量走出去的同时,也让茶产业能够成为澳门产业多元化探索道路上的坚实一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表示。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任以锋表示,中国茶作为强文化载体再扬帆启航恰逢其时,且饮茶与健康息息相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研究团队近日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如普洱茶、茯砖茶)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可大幅降低,且红茶、绿茶、乌龙茶也有类似效果。就黔茶出海,他建议通过科技的力量,创新引领新赛道,拥抱时尚、拥抱市场,尽快建立健全从产品定位、品牌、科技创新到分销模式、包装、推广等完整体系,实现黔茶出海矩阵。
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项委员会秘书长徐浩详细分析了中国茶叶新全球化的贵州机会。他建议黔茶要从“七新七大三面向”(新技术-大发酵、新功能-大健康、新形态-大抹茶、新价值-大文化、新视觉-大设计、新装备-大认证、新国际-大市场,面向未来生活、面向未来健康、面向美好世界)入手,推动黔茶实现规模立得起、生态稳得住,文化立得起、产业沉得下,品质稳得住、品牌沉得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副所长和法涛表示,贵州省多年来重点拓展中档名优茶市场,致力打造“干净黔茶”名片,取得较好的出口销售。针对茶类农产品品质不稳定、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他建议要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架构、新加工标准的推广应用,筑牢优质茶原料基础;加大目标市场与人群调研,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品饮与健康、标准化与个性化;发挥中国茶饮的品类优势,做好茶产品市场资源的全球配置。
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院长高林瑞表示,茶叶作为一款天然健康饮料,应由泛健康功效概念转向开发具有特定具象功能的产品——功能性含茶制品;茶叶由工夫茶品饮慢生活消费形态转向开发便捷、不同消费情景下的快节奏生活产品;茶叶由较为单一的原叶茶转向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茶叶由较为单一的品饮价值转向茶叶工业原料开发,使其广泛应用在食品、保健食品、日化品和建材等领域。针对黔茶附加值整体较低,很难孕育出较强品牌的现状,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陈丹丹建议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大力开发挖掘夏秋茶,释放贵州茶叶资源优势;提升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开发,加大茶叶多场景应用研究开发。
创新设计助力茶品牌升级
“接下来,遵义还将积极扶持新式茶饮优质企业,帮助茶企拓展新赛道,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亮表示,与此同时,还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遵义“土特产”品牌化营销,创新开展“设计券”制度及设计师驻地等项目,以“设计赋能珠遵协作”为目标,发起并运营“设计券补贴计划”及“设计师驻地计划”,推出“设计品牌赋能珠遵协作”服务包,以设计综合服务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截至目前,已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机构达40家,累计补贴25个遵义企业设计项目,帮助提升当地茶叶等“土特产”品牌和包装130余款,协议金额近400万元。
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表示,珠海市设计中心持续打造设计产业创新平台,整合全国优秀设计资源。全力打造以文化创意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遵义模式”,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湾区力量。珠海市设计中心携手珠海横琴和天下茶科技平台及澳门国际青年智库日前共同启动的“珠遵协作赋能科技黔茶高质量出海”项目,获“中国茶出海先锋集体奖”。该项目旨在通过用好用足澳门区位优势,为遵义乃至贵州茶企出海搭建桥梁,以茶为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理事长徐浩表示,2023年,由珠海市设计中心牵头,协同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及和天下茶科技平台在遵义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深度调研,对“遵义地区后发酵茶加工”“夏秋茶高效利用”“正安白茶茶氨酸提取”等课题进行了专门的实验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不错成果。作为珠遵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在湄潭县正式挂牌,旨在发挥智库作用,群策群力,为黔茶高质量出海聚众智、合众力、开新局。
雨林联盟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胡新艳表示,可持续认证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未来各行各业谋求以最小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实现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黔茶在战略性策略方面,应放眼长远,提升并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尽早占领制高点。
中英茶文化专家张弛表示,黔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提升自身价值:从商业角度,即文创逻辑下的“第三空间”体验式新零售模式;从用户角度,要制造出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简化版茶叶品饮方式与当代茶文化;从渠道角度,可与商业、美学、社交、体验、消费融为一体。
(袁国凤 汉晓)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