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生鲜乳及其制品的需求持续攀升。生鲜乳作为乳制品产业的源头,其质量安全与新鲜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乳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强化生鲜乳产业链建设,攻克生鲜乳保鲜关键技术,成为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的生鲜乳支付更高价格。这一消费趋势推动了巴氏杀菌乳、低温酸奶等低温乳制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对生鲜乳的保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鲜乳产业链涵盖了从奶牛养殖、原奶采集、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在奶牛养殖环节,科学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供应以及良好的养殖环境是产出优质生鲜乳的基础。例如,一些现代化牧场采用智能化养殖设备,实时监测奶牛的健康状况和产奶量,精准投喂饲料,提高生鲜乳的质量和产量。原奶采集环节,规范的挤奶操作和先进的挤奶设备至关重要。目前,大型牧场普遍采用机械化挤奶设备,如转盘式
挤奶机,不仅提高了挤奶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原奶在采集过程中的污染。运输环节则面临着保持生鲜乳低温、防止颠簸等挑战。冷链运输成为确保生鲜乳品质的关键。专业的冷藏运输车辆配备先进的
制冷设备和温度
监控系统,全程将生鲜乳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加工环节,不同的加工工艺对生鲜乳的保鲜和品质影响显著。巴氏杀菌工艺在最大程度保留生鲜乳营养成分的同时,杀灭有害微生物,延长保质期;而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则能进一步延长产品保质期,但对营养成分有一定损失。
在生鲜乳保鲜方面,冷链技术贯穿始终。从牧场挤奶后,迅速将生鲜乳冷却至4℃左右,并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保持这一低温环境。先进的冷链设备不断涌现,如采用新型制冷材料的冷藏箱,制冷效果更持久、稳定;智能化冷链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生鲜乳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警,确保生鲜乳品质不受影响。保鲜包装技术也为生鲜乳保鲜提供了有力支持。高阻隔性包装材料能有效阻止氧气、微生物等进入包装内部,延长生鲜乳保质期。无菌包装技术在无需防腐剂的情况下,实现生鲜乳的长期保存。此外,活性包装技术逐渐兴起,通过在包装材料中添加吸氧剂、乙烯吸收剂等,调节包装内部环境,保持生鲜乳的新鲜度。杀菌技术同样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巴氏杀菌外,新型杀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如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利用瞬间高压脉冲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达到杀菌目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生鲜乳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超声波杀菌技术通过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杀灭生鲜乳中的有害微生物,具有能耗低、对产品影响小等优点。
科技创新为生鲜乳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鲜乳的保鲜效果和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同时降低了产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奶牛养殖效益;先进的冷链技术和保鲜包装技术减少了生鲜乳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奶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生鲜乳保鲜技术研发;对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产学研合作也在不断加强,科研院校与企业携手,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鲜乳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生鲜乳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让优质、新鲜的生鲜乳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国奶业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
我要评论